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休闲 >一码锁真!医保药品电子追溯体系7月1日全面启动 正文
时间:2025-07-02 15:27:33 来源:网络整理编辑:休闲
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宣布,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品追溯码扫码结算制度,标志着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全面落地。这一制度通过为每盒药品赋予唯一20位电子追溯码即“
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宣布,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品追溯码扫码结算制度,标志着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全面落地。
这一制度通过为每盒药品赋予唯一20位电子追溯码(即“数字身份证”),实现医保基金结算环节的实时验真监管,从源头遏制回流药、串换药、医保诈骗等行业乱象。
制度落地:三方协同构建全链条监管闭环
根据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需率先在最小销售单元标注追溯码,中药饮片可享受12个月过渡期。医保定点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通过扫码验证并实时上传数据至全国统一平台。技术薄弱地区可延期至2025年底完成系统改造。
公众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条码,可即时查询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轨迹。若发现非本人购买记录或重复结算信息,可通过12393专线举报。据国家医保局通报,湖南、安徽等13个试点省份已通过该机制拦截异常交易8.3万笔,追回违规医保资金5.1亿元。
战略升级:从基金安全到民生保障的三重价值
追溯码机制实现了医保监管模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医保局监控平台可实时阻断同一追溯码的二次结算,使“医保卡套现”“空刷盗刷”等骗保行为无所遁形。对消费者而言,扫码验真功能有效防范篡改批号、存储不当的回流药风险,据国家药监局通报,试点地区用药投诉率已下降35%。
医药产业亦迎来数字化转型红利。国药集团通过追溯码数据优化物流配送,渠道管理成本降低18%,问题药品召回效率提升80%。该机制正推动行业从“粗放销售”向“精准管理”升级。
长效保障:法治与技术双轨驱动监管革新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将追溯码异常记录纳入医保诈骗案件核心证据链。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7月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多起团伙倒卖集采药品案件均通过扫码数据锁定关键证据。国家药监局同步升级包装防伪标准,要求2026年起高风险药品采用“码盒一体化”不可逆标签,从物理层面杜绝篡改可能。
技术支撑体系同步强化。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具备日均处理超2亿条扫码数据的能力,为全品类药品监管奠定基础。“要加快构建‘企业赋码、机构验码、公众查码’的药品追溯管理体系,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让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强调,将持续完善药品追溯码管理体系。
随着电子追溯体系落地,药品零售行业正迎来“阳光下的变革”。当每一盒药的流通轨迹均可追溯,传统监管盲区将被彻底消除,而消费者也将真正实现从“被动用药”到“主动溯源”的权益升级。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既是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里程碑,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民生领域的深度实践。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沈思
中国车手首次加冕勒芒24小时耐力赛全场冠军2025-07-02 14:39
高峰日719元一张门票!上海迪士尼又要涨价了,网友:抢钱啊2025-07-02 14:36
广东招募3000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基层服务“百千万工程”2025-07-02 14:29
广州市黄埔区推动地理标志助“荔”远行2025-07-02 13:57
濉溪县濉溪镇:烟火气与文明范共融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2025-07-02 13:52
金寨县汤家汇镇:内外兼修 让乡村有“里”有“面”2025-07-02 13:51
马云成:一诺千金 鼓声依旧2025-07-02 13:18
协同并进,各擅胜场,南方报业媒体矩阵焕新出击2025-07-02 13:10
泗县大杨镇赵集村:“唱”响村规民约 传播乡风文明2025-07-02 12:45
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来了!你想去哪玩?2025-07-02 15:19
南陵县家发镇麻桥村:警民携手筑防线,反诈宣传入人心2025-07-02 14:59
潜山市举办第31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2025-07-02 14:57
中足联强烈谴责成都极端球迷行为 呼吁球迷以团结取代对立2025-07-02 14:45
5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平稳,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2025-07-02 13:38
@车主们:油价今晚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上涨260元和255元2025-07-02 13:26
潜山经开区:奏响移风易俗“四部曲” 绘就园区文明新“底色”2025-07-02 12:59
湾区三分钟丨千年荔路今再启 一颗荔枝有多少种可能?2025-07-02 12:49
六安市:让“新风堂”成为文明“生长点”2025-07-02 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