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全面实现国产化!从中星9C卫星看我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发展

6月20日20时3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许立豪 摄)
6月20日晚间,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9C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中星9C卫星定点并进行在轨测试后将交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卫通运营管理,我国在轨广电专用传输卫星和直播卫星将全面实现国产化。
中国卫通专家介绍,作为广播电视专用直播卫星,中星9C卫星在性能上有显著提升,提高了区域覆盖等能力,进一步巩固卫星直播业务的“安全底座”,成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在高原的牧区帐篷,还是在海上渔船的驾驶舱,一套卫星天线,就能让许多家庭跨越时空共享信息。”中国卫通专家说,这背后是我国自主可控的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网络在默默支撑。
中国卫通专家介绍,1984年,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定点,这是我国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广播通信卫星,成功进行了广播电视节目和通信传输试验。
2017年开始,中国卫通全面启动了基于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的第二代广电传输和直播卫星升级替代工程:2021年,中星9B卫星成功发射,接替了中星9A卫星;2022年,中星6D卫星成功发射,接替了中星6A卫星;2023年,中星6E卫星成功发射,接替了引进的中星6B卫星。本次发射的中星9C卫星将全面接替引进的中星9号卫星。
从自力更生探索试验、实用通信卫星,到租星过渡,再到实现在轨广电卫星全面国产化,我国广播电视专用卫星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通过研制人员的不断探索创新,星上蓄电池、动量轮、电源分配单元、有效载荷关键单机等从根本上实现国产化,打破了垄断,星上核心元器件实现了自主可控。”中国卫通专家说,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平台从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三号、东方红四号发展到了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可靠性不断提升。用于电视广播的国产卫星在性能、寿命方面达到同类产品世界先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卫通专家表示,通过广电专用卫星,我国卫星广播电视服务能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国内到国际、从标清到高清再到超高清”的跨越式发展。
据悉,当前,中国卫通在轨运营的卫星共支撑200余套标清电视节目、近100套高清电视节目、3套超高清电视节目和近400套广播节目的传输任务,我国实施的卫星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任务,有效拓展了我国可用的稀缺卫星轨道频率资源。
相关文章
- 截至6月30日下午3时,深中通道累计通行车辆突破3155万辆次,日均车流达8.64万辆次。这条跨海通道通车满一周年之际,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持续升级,区域"一小时经济圈"已全面实现。消息来源:央视"新2025-07-02
- 【珠江水利发布台风预警】根据官方公众号"珠江水利"消息,6月13日下午2时,今年首个台风"蝴蝶"已抵达海南乐东县附近海域,目前达到强热带风暴级别。气象部门预计,该台风将沿海南岛西部海域北上,预计14日2025-07-02
- 6月13日,湖南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罗某宇坠楼事件”的情况通报。通报全文如下:2024年5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研究生罗某宇在租住小区坠楼身亡,公安机关第一时间介入调查,认定系跳楼自杀身亡,排除刑2025-07-02
- 6月13日,第十五届全运会U18女子足球赛事在广东肇庆正式打响。广东U18女足后卫钱子凌在赛后采访中坦言,四年一届的全运会让她们倍感珍惜,比赛中难免有些紧张。她表示要努力提升球技,争取未来登上更高级别2025-07-02
- 身处岭南腹地的广州市黄埔区,千年古荔,如今再征新途。从枝头到餐盘,从田间到市场,一颗颗红色果实正在书写兴农富农的时代新章。“天下荔枝在广东”,荔枝珍品在萝岗。岭南“荔枝三杰”中,萝岗桂味、笔岗糯米糍独2025-07-02
如何科学享用海鲜?这些食用技巧和注意事项要牢记|健康饮食指南
在美味佳肴的海洋中,海鲜堪称饮食界的"营养宝藏"。鱼类、虾蟹、贝壳类等海产食材种类繁多,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营养素的绝佳来源,为人体提供必需的营养支持。营养专家建议每周食用2025-07-02
最新评论